中集車輛(山東)有限公司總經理 高峰 2016年新年賀辭
各位同事:
新年即將到來,霧霾已散,新年的陽光將普照我們每一位在座的同事,在我的心中,你們是我的同事、戰友和合伙人。2015年,我們“張揚個性、我們夢想成真”!我向你們致以新年的問候與感謝。
此情此景,回首即將過去的2015年,感慨萬千,迎接2016年,我充滿無限期待!
2015年,山東中集會向全體員工、向董事會、向集團、向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每一位同事都是合格的考生,這將是山東中集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2015年冷藏車業務再創歷史新高、特種車業務穩健推進并形成氣候、CKD業務拓展逐漸啟動、跨板塊登機橋協同業務達到預期業績、低效資產管理卓有成效。轉型、升級、創新、合規、穩健,成為2015年業務發展的關鍵詞。
2015年,我們積極引進集團商業計劃管理模式,實行變革管理,通過技術研發與創新,成功研制出承載式半掛冷藏車,突破冷藏車CKD技術壁壘,基本完成科技部十二五支撐計劃項目,完成交通部中置軸掛車項目試制工作并填補國內空白,順利通過冷藏車遷建環評,根據工信部45號文件、48號文件,順利通過專用車準入,榮獲濟南市科技進步獎、章丘市市長質量獎。2015,我們在路上!
展望2016年,有機遇,當然也有挑戰。我們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轉型升級的時代。這個時代不同于過去30年的跑馬圈地的野蠻增長,其突出特點是:傳統產業產能過剩,人力、土地、環境等要素成本攀升。與此同時,新技術、新業務、新模式正快速發展,充滿著挑戰與機會。因此我們必須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創新驅動 ,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重溫麥總2015年集團工作會上的講話節選,針對即將到來的2016年,仍然具有指南針的作用,再次與大家分享:
麥總在2015年年度工作會上主要講了五條意見: 第一,關于有質量的增長;第二,關于以人為本;第三,關于創新;第四,關于協同;第五,關于依法治企。
一、關于“有質量的增長
過去30年,我們經歷了一個跑馬圈地和高速增長的時代,我們很好地把握住機會,實現了高速增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是,時代真的不同了。一是國際國內經濟和市場環境不一樣了,這個大家都知道,我不多說了。二是生產要素的變化也使我們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比如人工、土地、環保成本的不斷攀升。我們的產業環境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也就是進入了“新常態”。剛剛陳全生參事跟大家分享了“新常態”,應對這些變化和“新常態”,需要改革,需要我們在經營理念上進行轉變和突破,需要我們在體制機制上進行相應的調整。
首先需要轉變和突破的,就是我們的增長理念,要從關注規模到關注效益。也就是說,我們要轉型到“有質量增長”的發展軌道。那么,什么是有質量的增長,大體包括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提高盈利的質量。不片面追求規模、不片面追求投資、不片面追求業務多元化,而是提高資本回報率、提高人均收益率、提高土地產出率等。
第二,提高發展和創新的質量。要堅持以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帶動產業升級。要為客戶、社會、股東創造價值,要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要堅持持續改善永無止境的理念,不斷追求卓越。
第三,提高制造、設計、服務+金融協同的質量。要加強跨板塊協同合作,要重視新技術的應用,要善用金融工具促進業務發展。
第四,要提高干部和員工素質。要堅持“以人為本,共同事業”的核心理念,讓更多的優秀干部員工成為中集事業的合伙人,讓更多干部成為業務發展的擔當主體。
第五,要提高內控體系建設的質量,確保各項工作依法合規,各級干部廉潔自律。
在落實“有質量增長”內涵上,板塊和企業是主體。板塊要結合自身實際和行業特點,平衡好各種關系,協調處理好各種矛盾,聚焦階段性工作重點和難點,切忌一刀切,切忌面面俱到。集團總部要致力于為板塊創造有利的經營環境,調動好板塊的積極性,規避重大風險。同時,集團總部還應該是一個價值創造的經營主體,可以通過資本經營手段創造資本收益,提升對股東的回報。
簡單來說,業務板塊是以經營業務、產品來創造價值,實現有質量的增長,集團總部應該多通過管控和經營資本創造價值,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為了實現有質量的增長,未來集團的體制機制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第一,我們的股權結構可以逐步放開,不僅要在集團層面進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在個別板塊層面也可以放開一些。要鼓勵更多板塊、業務單元成為上市公司。
第二,在管控模式上,對于相對成熟的業務板塊,應該多給一些權利,把“簡政放權”落到實處,對于管理還不夠成熟的業務板塊,管控的程度就要大一些,而對于一些創新型業務,要采取不同于以往的管理方式(這個我在下面還會再說一下)。
第三,對于賦予了更多權利的業務板塊,要“做實”董事會。所謂“做實”,就是要按照公司法或上市公司的要求,真正履行董事會責權。在這樣的安排下,對董事會成員的選配就變得非常重要。
第四,增長理念轉變了,考核體系也要變,具體的考核指標也要變,要發揮好考核的引導作用。
第五,集團總部要朝著適應新的增長理念、新的管控模式方向,朝著“戰略管控 資本經營”的方向,調整架構,發展能力,建設真正的價值型總部。
二、關于“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我們的核心人力資源理念,也是我們機制設計的準則。我們深信,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沒有人才,再好的戰略、管理和流程,都會成為擺設。因為戰略是由人來執行的,流程也是人來運行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對于企業的發展是第一重要的。集團在培養人才方面可謂不遺余力,如ABC計劃,公平、公正、公開的管理機制等,我本人也投入了大量心血,把培養人才作為我的重要工作。最近,集團組織了對聯合卡車總經理的公開競聘,目的就是為有意愿、有能力的優秀人才提供更多的公平競爭機會。
關于“以人為本”的內涵,我認為要充分考慮不同國家的發展階段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素,考慮自身業務的行業特點,考慮人性的特點。企業不是公益機構,不是社會組織,企業必須“以奮斗者為本”,“以價值創造者為本”,“以優秀人才為本”?!耙匀藶楸尽辈皇谴箦侊?,不能成為養懶人、庸人的借口。
如果我們認同這樣的理念內涵,那么,我們的管理機制就要做相應調整,從而保障“以奮斗者為本”,“以價值創造者為本”,“以優秀人才為本”得到貫徹和落實。具體政策上,我們就要把“優勝劣汰”落到實處,真正做到“獎優罰劣”和“能者上,庸者下”。那么,如何才能落到實處,我是反過來看的,如果我們做到了“庸者下”和“罰劣”,就做到了“以人為本”。因為“庸者”不下,“優者”就上不去,外面的“優者”也進不來。所以,未能完全做到“庸者下”和“罰劣”,可能是我們團隊老化和優秀人才不足的主要根源。因此,我們要繼續大力推行公平、公正、公開的人才競爭機制。聯合卡車總經理的內部競聘僅僅是集團選拔高級管理人才的開始,集團將推出更多的高級管理崗位,為內部有意愿、有才能、勇于接受挑戰的優秀人才創造機會,向他們傾斜資源,讓優秀人才能夠更快地脫穎而出,能夠更好地成長。我也希望,集團的各級領導不僅要在各自所負責的組織內帶頭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內涵,而且,也要鼓勵、支持和推薦優秀人才參與集團組織的競聘。我們的人力資源管理也要把這些理念內涵的落實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在管理機制上不斷進行優化和豐富,使之更適應集團業務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同時,集團要大力推進ABC計劃,各板塊都應該建立起后備人才培養計劃,要把人才培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外,我們的人才機制也應該能夠更好地吸引外部的優秀人才,包括國際化人才。
三、關于“創新”
最近,集團通過“E?!表椖孔隽艘粋€探索,總的原則是:管理層持股20%,集團持股80%。同時,組建好董事會,把更多權力下放給董事會。集團只提供第一階段的支持,第二階段公司應該面向市場籌集資本。之所以采取這樣的創新機制,是希望在創新型業務的發展模式上,能夠探索出中集優勢與優秀人才團隊更緊密結合的道路。
在這樣的體制和機制設計下,項目做好了大家都受益,做不好大家一起來擔當。這樣,這個公司的董事會成員、經營層甚至專業技術崗位的骨干員工,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董事、經理人和員工,而是一個共同事業的合伙人。有了這樣一個孵化環境,一個創新業務就有機會發展起來,也能聚集和發展一批創新人才。
我舉這個案例的目的,不是說我們的創新業務都按照這樣的模式去操作,創新的機制和路徑肯定不止一條,肯定還有更好的方法。但是,管理上的新思維很重要,突破現有的理念和體制機制很重要。
在集團既有業務創新方向上,我認為也是有很多空間和機會的。以集裝箱業務為例,集裝箱化和多式聯運,也包括其中的托盤化業務,應該有很大的空間,還有模塊化建筑業務,這可能是我們中集真正能夠在技術上為人類做出貢獻的業務之一。未來,人們也許會忘記中集世界第一和世界500強排名,但人們可能會記住中集模塊化建筑對社會帶來的好處。此外,移動互聯時代新技術的應用等,也都是產業升級的有效路徑。
問題在于我們的理念、體制機制是否能夠支持創新,比如我們的組織架構、資源配置、管理政策是不是能夠對創新形成很好的支撐,我們的團隊是否能夠成為實施創新的利益共同體。
希望我們一起來探索“創新”在大型企業集團的發展之路。
四、關于“協同”
協同也是集團需要解決好的重大問題之一。協同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如何做得更好的問題。作為多元化的企業集團,我們掌握了那么多資源,這些資源如果能有效組合,就能形成新的競爭力。協同是對集團整合資源能力的考驗,去年集團列了十大課題去做研究,其中一個就是協同。課題組一個觀點我很認同:“協同是大企業集團,尤其是相關多元化集團的價值創造源泉之一,是集團化企業的天然優勢。換句話說,多元化的大企業集團如果做不到協同,與單體企業沒有區別,甚至還不如單體企業”。去年,集團在協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在協同大獎評選中,產生了十大協同項目,天津、上海和山東大區的區域協同也在推進,協同擁有了良好的開端。但是,這條路還很長,協同潛力依然巨大,我們只是開發了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協同工作,深度開發協同機會。我的主要意見是:
第一,要用創新的思維去發現協同機會,各業務單元要超越自身業務思考問題,站在更高的視野去發現機會。
第二,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和方法去對待協同中的困難和矛盾,把眼光放遠一些,多站在對方角度去看問題,多考慮如何為對方創造更大的價值,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第三,在利益方面,不拘泥于具體的業務模式,不糾結于局部的利益得失,而是發揮自己應該具有的專長,以大局觀和前瞻性來追求業務協同下的整體價值。只有這樣,各方所獲得的利益才是最大化,集團的利益也才是最大化。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利益”對協同造成了障礙,就是個別干部個人私利和權力受損,而這樣的“利益”,本來就不應該存在,就應該被剝奪。
第四,協同應該遵循經濟規律和市場化的原則。但是,對于一些新協同模式或者重大項目的推進,領導的參與和推動非常重要,我希望集團的領導、板塊的領導能夠更多地參與到協同中來。
第五,既然領導在協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那么我們的干部考核,就要看干部在協同中的表現,甚至在協同上的業績,用有效的管理機制去全面促進協同。
五、關于“依法治企”
之所以強調“依法治企”,一是中央反腐的大環境,二是集團“簡政放權”的小環境。我曾經說過,中集集團發展的30多年里,我們還沒有一個干部出現大的問題,這是我很欣慰的事情。而我現在考慮最多的兩件事:一是如何能讓集團長期、穩定、健康地發展,二是如何能讓我們的團隊、人才一生平安,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這兩件事情要做好,“依法治企”是保障。
第一,必須提升法律意識。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依法治國”是國家進步的標志,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企業經營的長治久安的保障。我們的經營活動必須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進行,不能挑戰這個底線。
第二,必須加強內部制度建設。沒有制度約束的權力必然產生腐敗。因此,我們在“簡政放權”的同時,必須加強制度建設,使權力在規范、可控、透明的軌道上運行。集團總部、板塊、成員企業的領導,必須把制度建設作為自己的中心工作之一。
第三,必須加強干部管理。在選拔干部中,我們既要注重干部的能力,也要注重干部的品德,把好用人關。我們要加強法律培訓、制度培訓,使干部知法、懂法、守法。我們要嚴格執行干部考核和任期審計,及時發現問題,排除隱患,堵塞漏洞。從干部自身來說,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潔身自好,廉潔自律,要珍惜自己手中的權力,珍惜自己的職業生涯。
以上,是我對集團未來發展的五個問題的一些思考和意見。這些思考和意見,既涉及理念突破,也涉及體制、機制創新。我希望這些思考能夠為大家打開思路,能夠更有利于激發和釋放活力,更有利于人才成長和價值實現。任何改革,首先必須解放思想,實現理念上的突破,然后就是體制機制的保障和落實。我們不能為了理念而理念,也不能為了管理而管理。比如,我們“以人為本”內涵調整了,相應的管理機制也要調整,政策就要向優秀人才傾斜。而且,這些理念和內涵,不僅局限在我們今天談到的增長、創新、以人為本、協同和依法治企,也包括技術、營銷、供應鏈以及評價體系等,都應該與時俱進,都應該適應“新常態”。
各位同事,世界在改變,我們的國家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空前的改革力度已經為我們親眼所見,更為世界所震撼。作為與中國改革開放同步成長起來的中集集團,我們有幸再次置身偉大的改革時代,讓我們珍惜又一次歷史機遇期,突破組織發展、自我成長的瓶頸,主動迎接挑戰,積極投身改革,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把我們的事業推向新的高度。
謝謝大家!
山東中集